河套平原兆丰面粉:极致匠心打造中国顶级小麦

远方好物

当我们的脚步从麦田的嫩绿苗,到兆丰工厂的现代化生产线,再到兆丰面坊餐桌上的四方卤八方面,这一趟深度体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一事精致,便能动人。若您亲自探访兆丰面业,细细品味其背后的故事,定会被兆丰对小麦种植与面粉制作的极致追求所打动。无论是爱上兆丰面粉的细腻口感,还是为其一粒小麦一碗好面的专业与匠心所折服,都会对认真打磨一件事的态度产生深刻的共鸣。

接下来,让我们从河套平原的独特环境、兆丰的麦种选择、选田地标准、滴灌水源、智慧农业应用、科研实力、加工工艺到品面体验,全方位认识兆丰这袋高端面粉。

来巴彦淖尔,是我们远方团队的第三次探访,而兆丰面业则是第二次。所有品尝过兆丰面粉的朋友,无一不给予它最高的赞誉。谈及兆丰面粉,不得不先提河套平原:这片由黄河几道弯环绕的土地,被贺兰山与阴山山脉温柔守护,既挡住了沙漠的侵袭,又承接了黄河的滋养。自古以来,这里水草丰美,素有“塞上江南”“塞上粮仓”的美誉,甚至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河套平原的富饶程度令人惊叹,有些农民从播种到收获,无需离开田地,便可收获满满。那首脍炙人口的“走西口”信天游,正是描绘了明末至民国时期,山西、陕西等地食不果腹的农民,背井离乡穿越杀虎口、府谷口,来到河套这片丰饶之地讨生活的艰辛历程。如今,河套平原生活着许多祖籍陕西、山西、河北的居民,难怪兆丰面业王总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连音频转字幕都不需调整。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们总会好奇地问当地人:“您的祖上可是走西口来的?”黄河水的充沛与河套干旱气候的相遇,造就了完美的“水、土、光、热”组合拳,形成了北纬40度农作物黄金种植带。这里的农畜产品品质超群,这也是我们一次次来到巴彦淖尔的原因。得天独厚的风土环境,赋予了河套小麦无与伦比的美誉,它已成为世界三大优质小麦之一,与乌克兰、加拿大的小麦同列北纬40度黄金种植带。业内专家称其为“五项全能”或“五连高”,包括蛋白质含量高、面筋质含量高、粉质指标高、拉伸指标高、沉降值高等五项综合指标,远超国内其他地区的小麦。

那么,在众多河套小麦中,为何选择兆丰?兆丰有何独特之处?跟随我们的脚步,一一揭晓这家曾被面点大师高文麒誉为“面粉中的劳斯莱斯”的企业。

在乌拉特前旗的小麦基地,我们踏着春播后的新绿,感受着生命的律动。杨树飞絮如蒲公英般在麦苗上轻盈舞动,触动人心最柔软处。麦田隐蔽处,布满了滴灌管路,王总告诉我们,兆丰采用地下200米深的富硒山泉水滴灌,而非黄河水。为何舍易求难?他解释道,为了确保水源纯净,黄河上游经过工业城市,无法保证绝对无污染,而此地周边几十公里无任何工业污染,地下200米深的山泉水才是纯净的保障。滴灌系统外,还安装了传感器,实时监测麦田的土壤水分、营养物质、地温、气温等指标,科学指导田间管理,且数据不可篡改,这是智慧农业的体现。24小时监控设备更实现了小麦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管控与溯源。只需扫描兆丰有机面粉上的二维码,即可查询小麦品种、年份、地块、种植工艺、加工过程、打包批号、质检报告等详细信息。若非全产业链自营,这些信息或缺失模糊。

兆丰通过三国有机认证,中国有机、欧盟有机、美国有机认证机构均可随时调取数据核查。关于认证过程,兆丰员工中流传着趣事:认证人员曾不告而别,站在田间麦苗堆里才打电话告知工作内容;取样时,样本绝不假手于人,实在忙碌时,也让帮手紧随视线,绝不离开。他们更欣赏这种严谨,只要把事做好,把麦种好,便足够。

田间的黑色或灰色小块,是兆丰的“肥料”——羊粪、牛粪。他们自养部分牛羊,不足部分向周边牧民购买。尽管如此细致,有机种植的小麦亩产仅约400斤,远低于普通种植的1200斤。全程无农药、无化肥,杂草人工拔除或采用小麦全覆膜穴播技术免除草。小乌鸦指着麦苗问:“这是草吗?”仿佛在演绎“五谷不分”。防治病虫害采用物理声频控制技术,这是中国农业大学侯天贞教授研发的高新技术。无处不在的智慧农业与科技农业,让这片土地充满生机。有机环境中,野鸡、小兔子随处可见,虫子也四处穿梭。我们在麦田休憩,看着小乌鸦、大梅戴着斗笠在田间散步,大美、七七蹲在麦田边聊天,摄影师长镜头、短镜头不断切换,捕捉着美好瞬间。李禧突然惊呼:“虫子!在你衣服上!”这是她捕捉细节的生动写照。然而,虫子让我们立刻甩走它们,却发现树身上虫虫数量惊人,种类繁多,田园牧歌的美梦被打破。

兆丰拥有2万多亩自营种植基地,采用欧盟有机轮作法:三年种植一次,相当于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种植小麦,轮作休养,产量虽减但品质更优。只有把小麦当孩子般呵护,才会如此珍视土地的养分。麦田间的林子,鸟鸣声此起彼伏,闭上眼,蓝天、白云、绿油油的麦田、鸟叫虫鸣……置身其中,微风拂面,诗意与美好如小宇宙般植入心底,治愈我们的“大自然缺失症”。远方老师也被这片田间浪漫所感染,站在北纬40度黄金种植地3号小麦基地,用心分享起兆丰的好物。

如果说田间地头让我们见证兆丰小麦的天赋与匠心,那么兆丰面业公司则展现了面粉界的顶尖实力。从种子研发培育到面粉工艺,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令人发自内心地尊重与自豪。你会逐渐相信,最好的小麦在中国,最好的农产品定源于这片土地。

走进工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麦研究基地,包括品种展示圃(兆丰5号、巴麦12号等)、农学营养强化实验(加锌肥方块、富硒元素方块)、覆膜穴抑草实验等,这是兆丰小麦产业化研究院原料研究所的一部分。这里汇聚了市农科所、河套学院、中国农大等小麦专家,拥有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工作站5家。兆丰的小麦背后,站着赵振东、程顺和、何中虎、茹振钢、魏益民等小麦专家。与这些优秀院所合作,深入研究小麦特性与营养价值,挖掘并呵护最真实的它。品种优是质量优的前提,兆丰深谙此道。内麦17号适合面包,巴麦12号适合饺子,巴麦13号与兆丰5号适合面条……每个品种都针对不同需求,制作精细化的面粉,无需添加即可做出精致面食,还原食物本真味道——来自土壤矿物、阳光雨露的味道。

在深入了解兆丰前,很难想象一家小麦企业能汇聚如此多专家英才。兆丰只管选地扎根,花香蝶自来。对兆丰而言,生产的重要目标是追求质量。田间地头的极致,在工厂工艺中同样体现。

1. 极致的精选:风筛选、窝眼选、比重选、色选四道工序,舍弃大小不均部分,只留中间精华,堪称“三分之一的舍弃,只为成就三分之二的珍贵”。作为高端面粉标杆,兆丰从原料开始就追求上品。

2. 追寻石磨面粉的老味道:兆丰工厂中央矗立着“天下第一碾”大石磨盘,让人怀念石磨碾粉的景象。但为保留营养与麦香,兆丰研发了冷制粉碾压工艺,获得国家专利,是国内唯一拥有此工艺的企业。它既避免了石磨灰粉超标,又避免了普通碾压设备高温高速导致的营养流失,完美保留麦香与粒粒营养。

3. 全自动真空包装:兆丰面粉全程无添加,需真空包装延长保质期;同时尊重面粉纯净,尽量减少人工触碰,拥有独特的全自动包装线。

沿着这样的足迹,一袋返璞归真、尽收天赋河套精华的优等生面粉诞生了。兆丰倾心于一粒小麦、一袋面,这份专注赢得了业界赞誉:台湾面点大师高文麒称其为“面粉中的劳斯莱斯”,日本“亚洲十大名厨”铃木民夫赞叹“中国竟有如此好面”,面点大师冯怀申赞誉其“麦香浓郁,爽滑劲道,面粉中的茅台”。曾问及如此深沉专业的背后,他们说,是对河套的爱。老板长于河套,热爱河套,曾当过老师,立志于河套面粉事业,将对这片土地的爱倾注于每一袋面中,不辜负老天对河套的厚爱。“我们过去、现在、未来,都只做一件事——做世界好面粉。”这是兆丰的豪言,是深耕细作,是聚焦精进,是在一个领域创造无可替代的价值,成为独一无二的高手。躬身深耕者,是任何时代的王者,兆丰,是面粉界的王者。

夕阳西下,溯源小分队扛着笔记本在余晖中记录着,他们是最勤奋的素材收集“小蜜蜂”。一起呼喊着:“兆丰,大卖!”还有鸡鹿塞,兆丰面粉有三个品牌,其中鸡鹿塞是最高端的一个。了解鸡鹿塞,就能明白其高端定位的渊源:两千多年前,王昭君和亲匈奴,将汉地耕种技艺及五谷籽种携往塞外。曾因匈奴内讧,韩邪单于携昭君在河套鸡鹿塞避难八年,昭君引种小麦于此,传播石碾文化,推动塞北农耕文明进程,开启了河套地区种植小麦的历史。为致敬这段历史,兆丰推出鸡鹿塞品牌,以示虔诚敬意。我们选择的,正是兆丰鸡鹿塞品牌。

工厂之后,移步兆丰面坊,这里以河套平原文化为底蕴,以原汁原味的河套面粉为底色,推出“四卤八面”。兆丰张总要教我们吃面,吃兆丰的面。食材的最高境界,是舌尖到心间的美味关系,好的面条会让幸福感从舌尖流淌到心间。从此,在巴彦淖尔吃饭时,见着面条都会问:“是兆丰的面吗?若没有,会继续问:‘是河套的面吗?’”这是兆丰面粉赋予味蕾的底色,也是远方好物给用户选品的底色。

远方好物随军记者 蜗牛
2022-5-24 于巴彦淖尔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