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的远方溯源:坚守点亮食安之光

远方好物

我是菲菲,来自山东沿海的一个县城,那里幸福指数很高,虽然父母只是普通上班族,生活不算富裕,但我从小就对旅行充满向往,渴望探索自由与美好的远方。11年前,我毕业后便开启了全球旅行之旅,朋友们常开玩笑说:”跟着你的朋友圈,我感觉自己也要走遍全世界了。”但近两年,我逐渐从旅行者转变为一名溯源者,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中的相遇往往充满缘分,热爱旅行的人之间总会有莫名的共鸣。

这些年来,我尝试过开店创业,在房地产领域深耕,也在电商领域不断探索,最终却在远方的旅途中找到了归属感。我始终相信,该相逢的人总会相逢,就像那些因旅行结缘的朋友,彼此间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默契。最近回忆起那些在远方发现的好物,我不再关注商业与健康,而是被远方团队在路上的身影深深打动。回想起来,这或许是因为我内心深处一直埋藏着一颗种子,等待被唤醒。

谈谈这些年我对旅行的感悟。有人认为,连世界都没看过,还谈什么世界观;也有人觉得,旅行最重要的是过程本身。但对我而言,旅行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能带来家所无法给予的灵感、感动和惊喜,无论是对人生、工作还是人际关系的启示。当你站在草原、大海、湖泊、森林或雪山前,那些你以为天大的烦恼都会瞬间消失,变得微不足道。

有人说旅行要趁年轻,趁身体还能跟上,趁见到美景时还能热泪盈眶。我依然记得6年前在禾木村的清晨,当乌云散去,日照金山映照在雪山上的那一刻,同行伙伴们都在惊叹呐喊,那幅景象永远烙印在我的记忆中。那天早上的早餐已经模糊,但餐厅的模样、爬上屋顶的路径却历历在目。这些年走过无数地方,遇见过淳朴的当地人,也结识了许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见的朋友。比如在土耳其卡什,我遇到了一个超爱中国的小伙子,他谈论汉语、中国和中国朋友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我也去过许多欠发达地区,但当我望向当地孩子的眼睛时,即使他们没有走出去的愿望,眼中依然充满光芒与希望。这些经历让我始终听到内心的声音:有没有机会让我的到来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或许能为这里、为这里的孩子们做点什么。现在,这个机会已经来临,我可以把远方真正的好物带到全世界,也可以把全世界的好物带给家人,我欣然接受这份使命。

在新疆溯源时,一位老师告诉我:”这里是祖国的边境。如果能把这个企业带起来,边境农产品才能真正走出去。”这句话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后来了解到有机农业,发现那些默默帮助改善生态环境的人,正在为可持续发展努力。前几天在远方会客厅,可可老师激动地讲述远方与汉源车厘子的故事,面对物流可能导致的售后问题,即便当年市场收购价变低,远方依然坚持做下去,正是那年的坚持和18位农户的信任,才有了我们现在在远方的车厘子。

正因为知道好产品的可贵,远方好物才坚持不低于农民的成本价,打破不公平的市场规则,保护真正用心做产品的人。创业确实艰难,需要大量经验和思考,而旅行总能带来新的灵感。我始终认为溯源是做好远方好物的关键。为什么?也许是在路上遇到了极具影响力的老板,也许是亲眼见到资深商业领袖如何做私域,也许是站在小麦地、原始森林、湖边或雪山脚下,突然萌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那种动力、那种感觉,不是任何老师或领导的催促逼迫,而是在自由状态下的自然流露。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信任被一次次伤害的时代,但我依然相信:有人愿意为理想坚持,有人愿意为信念负重前行。能够遇见远方,何其幸运。感恩上苍给予我的每一份宝贵经历,它们共同塑造了现在的我。与远方结缘的第二年,我不再迷茫徘徊,而是坚定地走在远方的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不只是寻找风景,更是在寻找一种价值——对土地、对生命、对未来的敬畏。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连接着更大的意义。愿每一个热爱生活、关心世界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远方”。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