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创业者宝爸的奋斗与感悟

远方好物

大家好,我是沉心,一个平凡的创业者,也是一位普通的宝爸。或许你是我现实中的朋友,或许我们只是网络上的陌生人。但此刻,当你读到这些文字,便是一种奇妙的缘分。请给我十分钟,让我与你分享我的故事。

1991年,我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小乡镇。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我的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小时候,我最爱去外婆家,那里有吃不完的西瓜,有可以抓蜻蜓的橘子园,有可以垂钓的池塘,还有可以抓野鸡的竹林。那时的我,并不懂得什么是幸福,只觉得简单的生活最美好。

从小学到高一,我一直是班级里的佼佼者,那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然而,高二开始,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家人对我失望透顶,我也陷入了颓废。但唯一不变的是,我对梦想的执着。

2009年,高考失利,我复读后只考上了一所普通二本大学,来到了景德镇。记得当时坐在108路公交上,一位乘客感慨道:“这可是千古名镇,怎么这么破!”我笑了,但眼眶却湿润了。景德镇确实破败,即使是市中心,也遍布着老房子。起初,我非常讨厌这里,但渐渐地,我却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也许,是因为这里的人和事吧。

说到人,我想讲讲我和小李的故事。我们是因为一场骗局相识的,过程颇为戏剧性。2013年的那个暑假,我和小李都在一家中小学暑期培训机构当老师。这家机构招生困难,我们常常需要亲自出去宣传。小李性格开朗,总是面带微笑,像一束阳光照亮周围的人。她特别喜欢跟着我,或许是因为我总能逗乐大家。于是,我们经常一起进行地推,穿梭在大街小巷,即使连续走五个小时也毫无怨言。

这个机构条件简陋,甚至没有提供住宿。我们腾了两个房间,用凉席铺在地上当床,报纸当枕头,乍一看就像误入了“传销窝点”。尽管如此,我们却依然乐在其中。我们都是“小财迷”,经常站在小小的阳台上算计,教学结束后,工资有多少,可以去哪里吃好吃的。虽然艰苦,但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小李非常努力,白天教学,晚上还接家教。有时候上课晚了,不敢回教学点。我说我给你当保镖,你请我吃粽子吧,我最爱吃粽子。其实,我只是想找个机会和她多聊几句。她知道我当时没钱,总是骄傲地说,她现在是“富婆”。我们的快乐很简单,三块五的粽子和两块钱的西瓜,就能让我们满足。

后来,一群人心血来潮,去跳广场舞。我拉着她的手,然后就没有再放开。她说:“我们这就算在一起了吗?你还没表白呢?”我没有说话,只是笑着拉着她走。以至于她后来还经常笑着“抱怨”,被机构骗,还被我骗。

等到教学结束后,负责人却以各种借口拖延,最终悄然离场,承诺的工资也石沉大海。我们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尽管报了警,但因证据不足,这件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后来我们才了解到,这家机构每年都会更换名称重新开张一次,专门针对老师行骗,而对家长则始终保持良好口碑。那些不知情的老师们就这样白白付出了劳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

我大学攻读的是材料化学专业,但对营销与运营始终充满兴趣。2014年3月,临近毕业之际,我开始寻找实习机会。那时,我在微信上加了许多电商大佬。偶然看到金华一家渔具公司正在招负责产品社会化营销的人。没有过多犹豫,我立刻联系了他们运营总监,并表达了我对这份工作的信心与热情。通过微信语音通话交流了一个小时后,次日我便直奔金华。

总监略显惊讶地说:“你胆子真大啊,因为一个电话就跑来了,不怕是骗子?”我说:“这个世界固然坏人不少,但我相信你肯定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那时,我对营销领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偶然加了一个关于网络营销的社群,这个群可以说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群主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不仅在业务上颇有建树,个人经历也同样引人入胜。某天深夜,他在群里分享了自己与初恋的故事,从傍晚一直讲到了凌晨四点。他的叙述深情并茂,把我们感动的稀里哗啦,许多人听得热泪盈眶。

随着故事的推进,整个群里的氛围就起来了,仿佛大家都被拉进了一段共同的记忆之中。群主每天都在群里分享怎么做策划,怎么卖产品。每天都聊到两三点,依然兴奋地睡不着。有时候聊营销,有时候聊赚钱,有时候聊人生。虽然大家天南地北都没有见过面,但聊着聊着,又都熟悉得像多年的朋友。

在群主的鼓励下,很多群友开始尝试自己卖产品,并且陆陆续续都做出了结果。看着看着我也心动了,学了一段时间后,摩拳擦掌着准备自己卖产品。当时群里都是做暴利产品,其实这类产品,争议非常大。那时的环境是,同行们基本都是做一锤子买卖,因为暴利,所以无所谓。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接受不了的,咋能忽悠人呢?但是群主的一句话,让我安心了许多。他说:“整个行业都是做一锤子买卖坑人,顾客在同行那里只能被忽悠。但是在我们这里,能不能用更好的产品和稍微用心的服务,真的去帮到她们呢?”引路人真的很重要,这句话给了我一些做下去的信心。所以对顾客,我至少要做到问心无愧。

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做的是一款荷叶茶,效果因人而异。尽管我很努力去帮助客户,但经常还是有顾客过来反馈说效果不好,所以我很痛苦。尽管单子一天比一天多,甚至有时候一天就是几千的纯利,但我一点都不开心。所以那段时间我天天都跟小李叨叨,这钱好赚,只是赚的很难受很难受啊。

终于有一天小李受不了了,她说:“你这个性格没法赚这种的钱,要不咱换个项目?”于是我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接触了某平台按成交计费的推广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线上推广。

最初,我是在大型线上C2C模式的平台上撰写服装搭配的文章,引导顾客购买赚佣金。随后,利用当时较为流行的通信软件进行线上推广,主要方式是在群内发放优惠券,赚钱原理都一样。

2016年,在微信上做的同行越来越多。凭借直觉,我认为微信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在16年中旬毅然决定转型,专注做微信社群。我的直觉是对的,该项目16年正是爆发期。我算是搭上了顺风车,发展还不错,开了个小工作室。

虽然这个项目没什么门槛,谁都可以做,但因为信息差的存在,还是相对小众。大家只知道有一群人天天往群里发优惠券,却不知道很赚钱。

2018年,这行很多开始借鉴微商的模式,做起了代理制线上推广,直接抹平了信息差。大家只知道发优惠券可以赚佣金就够了。高性价比的产品,加上代理裂变很快,一瞬间有种全民在做的感觉。对我们这些单纯做群推广的影响比较大。当时很焦虑,到处看项目,因为对中医滋补感兴趣,发现鲜炖燕窝有前景。

刚好一个亲戚在广州做线上平台卖女鞋,一天可以发上千单。我们一拍即合,决定合伙搞鲜炖燕窝。虽然对行业不是很了解,因为之前卖产品的经历,我特别自信,上来就找厂家贴牌。自己申请商标,找厂家代工,就有了自己的品牌。

因为啥都不懂,光产品上线就花了3个多月。为了尽快把货卖起来,盲目花钱推广,每天都是超额支出状态。我们前期量小,加上用料都是货真价实,很多同行都心照不宣加琼脂,我们坚持不加,所以我们整体价格跟同行比没有任何优势。别人的零售价,比我们的出厂价都要低,在线上有点难卖。

这样过了半年我们就支持不住了。大家手上都还有其他项目,我们就及时止损了,亏了10万囤了一堆货。经过这么一折腾,原先的项目也半死不活了。把燕窝公司解散后,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睡了2天。难过、无奈、失望、迷茫,各种情绪不断涌入脑海。当时告诉自己,必须要停下来,理清思路再出发。

小李说你先去上班看看,别整抑郁了。于是短暂地到佛山一家K12教育公司去上班,负责他们的电商业务。公司很好,老板也是我非常敬重的,很多重要的事都会让我过去学习。我知道这是他让我成长的方式。但因为一些原因我最终还是决定离开,加上我真的不甘心我做了这么久的事情就这样失败。痛定思痛,我还是决定把原先的线上推广给做起来。

2019年,我重新开始,把项目给救活了。虽然已经过了巅峰期,但也发展得还不错。2020年,我身上的一堆毛病开始爆发。刚过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都惶恐不安。偏偏这个时候,我因为受凉咳嗽,但又不方便出去看病,所以就一直拖着。后面再到医院检查,竟然变成了支气管炎。吃了一段时间药,没有带来很大的帮助,后面慢慢变成慢性支气管炎。

因为长期坐在电脑前,习惯性熬夜,饮食不规律,经常吃外卖。我逐渐感觉脊椎痛,胸痛,胃痛,腹痛。整个人都非常难受,严重影响到做项目的状态。每天都是浑浑噩噩,整个佛山知名的医院我都去过,可依旧不见好转。通过朋友介绍,跑广州看中医,好不容易有点效果,还是反反复复。

整个2020年,我几乎都在看病、吃药、扎针中度过。几个问题始终不见好转,慢慢的我几乎都放弃了。项目受到影响,因焦虑,导致严重失眠,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失眠这么痛苦。整夜整夜睡不着,翻来覆去,心烦意乱,越强迫自己越睡不着。因为久坐,还犯了痔疮,新伤加旧创,别提多难受了。

曾经的阳光宅男,经过一系列波折后,如今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为了寻求健康的答案,我毅然决定继续前往广州求医问药,然而迎接我的却是无休止的循环:看病、效果不佳、更换医院、再次失望、直至内心萌生放弃的念头。

在此之前,我对疾病的认知非常简单直接——生病了就去医院就诊,然后自然就会康复。然而,当我穿梭于各大医疗机构之间,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却依旧未能摆脱病痛的困扰时,我才恍然大悟:就医或许并非总是解决身体不适的最佳途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自身才是最了解自己状况的“医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家生病不去治疗,而是强调自我管理和对自身健康责任感的重要性。)

我静下心来分析,失眠的根源是我的心理问题,太焦虑了。痔疮是久坐引起的,不从根源去解决,看多少医生吃多少药都没用。现在来看,并不是复杂的问题。当人陷入病痛的漩涡时,就没有理智了。医生只了解病,不了解你。

2021年,我看了不少中医相关的书,中医讲,上医治未病。就是说,很多疾病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像我自己的问题,就是典型的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那我也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食疗去改善。很多东西是药食同源,对的食物,有时候或许就是良药。

小李看到我在崩溃的边缘,非常着急,坚决拉着我一起动起来。我给自己制定了调理方案,八段锦+食疗。半年左右,大部分问题竟然都解决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也接近康复状态。这次生病,我才深刻理解,不管是创业,还是上班,健康永远是一个人的基本盘。

以前年轻,说要注意健康,但完全没有放在心上。2022年我有了小孩,叫小馒头。有了孩子之后,才明白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每天担心他能不能吃好,会不会冷到,平时觉得他特别好动,让人心力憔悴。生病了又期望他快点好起来,能不能再活泼点。

当小馒头开始吃辅食,接触的食物越来越多,我开始焦虑了。我在网上查询辅食应该怎么搭配,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食物的真相。当我知道农残、抗生素、防腐剂,这些问题那么普遍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办了。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吃的东西都有问题。学了中医,发现食疗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如果食物本身就有问题,那还有什么用呢?很多健康问题,根源在于吃。

有些人也许知道我们的食品安全是有问题的,但大部分都选择性忽视。抱着“反正吃不死”的想法,问题不积累到身体爆发的时候,就不是问题。我就是这样,没有经历过持续病痛,就无法深刻理解。当有一天身体问题真的爆发了,这个痛苦,也许不是所有家庭都可以承受。

如果说我们这代,已经这样子破罐子破摔就算了,那孩子们怎么办?他们为何要跟我们一起去承受这样的苦难?他们本可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2023年,我更加坚定,要做健康安全食材。初衷是给自己家人给孩子,找一些可以完全放心的安全食品。

但是如何确保我们吃到的食材是安全的,健康的呢?说实话,很难很难。我之前也有找一些相关的供应商,很多时候只能凭我们单方面的信任。虽然供应商是可以给你提供检测报告,提供证明,但也全凭他们说不是吗?这里面有不少可以操作的空间,我们没有太多选择。原本我也觉得这是一道无解题,毕竟要完全确保安全,这件事不是一两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我找了很长时间,市面上也没有哪个平台可以完全做到。

直到我遇到了“远方好物”,一家专门做平价绿色健康食材的平台。他们是怎么确保食品安全的呢?他们做了两件很重要的事。

第一件事,叫溯源。如果你吃的用的产品,每一个生产工厂都可以考察,生产车间可以供你参观,生产流程毫无保留开放,种植环境、加工环境、企业领导人,这些都可以无距离的接触,你对这个产品是不是更放心些?远方的溯源就是让每个会员消费者都能近距离看到这些。

第二件事,叫检测。供应商提供的检测,只能作为参考,远方好物每年会拿出千万以上做产品检测。会送检水果是否有农残,激素、膨大剂、甜味剂的;会检测海鲜是否辐射污染等等。作为消费者是可以实时看到每个产品的最新检测报告的。拿鸡蛋来举例:远方好物从上线有机土鸡蛋、无抗散养土鸡蛋以来,就把恩诺沙星等抗生素、激素纳入了必检的环节,所以我们消费者和会员吃的都是没有激素、抗生素的鸡蛋。

我深深触动。大家都知道,绿色健康的食品,原来都是很贵很贵的,并不是人人都吃得起,但是远方好物把价格打下来了。说回我们的有机土鸡蛋,46.8/30个,平均一块五一个。我记得我丈母娘在乡下给我们买点土鸡蛋,平均都要2块钱一个。那我们的利润是多少呢?不到2块钱,所以为什么价格这么低,就是让利给消费者了。

有人说,那你自己做这件事,难道不是为了赚钱吗?确实,如果说做什么事情都不为赚钱,只为公益,那真的太假了。公益可以适度,但绝不是生活的全部,每个人都要为柴米油盐操心。我做这件事,当然也要赚钱,但是赚良心钱,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如果一件事,既能赚钱,又非常有意义,那就更值得做了。

我一直想做的就是,基于健康食品+个性化调理的亚健康解决方案。通过食养的方式,帮助1000个家庭,安全高效解决健康问题。我认为,每个人手上都应该有个健康群,作为家庭的健康智囊团,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社会,越来越缺乏信任。我常常问自己,我的微信上有100个无条件相信自己的朋友吗?很多人都渐行渐远了。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这个方式,链接一些真正的朋友。

高中想当作家,现在不想了,但还是想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以前不关注饮食健康,现在开始关注了。我想就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

沉心
2025.02.28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