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乳香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神奇大米

远方好物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阿拉尔市,有一款令人惊叹的米——沙漠乳香米。你是否相信,在这片荒漠之中,竟然能种出如此美味的大米?初次听闻时,我同样感到困惑,沙漠里真的能种出大米吗?这种稻子究竟是如何生长的?是特殊的旱稻品种吗?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魔力,吸引着我们踏上探索之旅。

我们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阿拉尔,一个紧邻沙漠之门的城市。这款米因此得名“沙漠乳香米”,与它结缘,始于那令人难忘的米香。但凡品尝过的人,都会留下这样的赞叹:“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米。”它的品质卓越,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健康属性,都让我们无可争议地愿意为此跨越千里。

事实上,这款令人深情的沙漠乳香米并非新疆品种,而是来自云南的野生选育品种。它曾在云南种植,也在浙江、湖南等鱼米之乡试种过,甚至在北疆有过尝试。但最终,在南疆这片土地上,它找到了最完美的归宿,成为了迄今为止最好吃的米。

说到水稻,我们自然会想到袁隆平教授,这位“水稻之父”保障了我们的粮食安全。但在水稻领域,还有另一位同样伟大的“水稻之父”——云南水稻之父蒋志农教授。蒋志农教授原名蒋定富,后为投身农业事业,将名字改为蒋志农,寓意“立志于农业”。他同样致力于解决我们的粮食问题,一位负责吃饱,一位负责吃好,两位赤子之心,为农业事业奉献一生。

那么,来自云南的种子是如何来到新疆的?这里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云南的种子在新疆生根发芽,离不开一位名叫杨俊的人,他是沙漠乳香米公司金色沙垦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正是他,将云南的种子带到了南疆,找到了沙漠乳香米的最佳生长地。

杨俊总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发酵、动物营养研究和国际一线产品代理,年营业额曾达上亿。2015年初,他在云南出差时,朋友家中的一餐米饭令他终生难忘:未出锅前,满屋飘香,米粒油亮,口感软糯。朋友告诉他,这款米是云南省著名专家蒋志农培育的新稻种,其品质与袁隆平齐名。这种米如糯米般软糯,却更加饱满有光泽,口感弹性丰富,营养更胜一筹。

杨总被这款米深深吸引,便向朋友要了一些送给自己客户。然而,因米太好吃,客户竟抱怨他太小气,只送几公斤,不如送几十公斤。当时这款米还是省里领导专享,市场上根本买不到,且市价一公斤高达200元。被客户“责备”的杨总突发奇想:不如自己种上两三亩,自己吃,送给朋友尝尝。

通过朋友的引荐,杨总在“云南声农水稻研究所”见到了年近八旬仍精神矍铄的蒋志农教授。他表达了种植意向后,蒋老欣然赠予一袋种子。杨总出身新疆兵团一师,此时十三团的团长是他的发小,团长便给了他三亩地试种。为了测试该品种在南疆的适应性,他采取了最“暴力”的方式:播撒种子后,不闻不问,不除草,只看能否在极端条件下生长。令人惊喜的是,种子竟然顽强地生长了起来。

那年金秋,杨总终于吃到了自家种出的米饭。生米外表与普通糯米相似,但熟饭入口,明显的差异让他惊叹:这油润的口感,这香糯的滋味,甚至比在云南吃到的更胜一筹。

2016年10月,饮水思源的杨总特意带着一袋新米回到云南,邀请蒋老和朋友品尝。“声农系列”在阿拉尔的表现令蒋老惊喜,其品质远胜他以往在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地的成果。蒋老希望杨总将这款米种好、规模化种植,发扬光大,便随他来到南疆进一步考察。

阿拉尔位于天山南麓与塔克拉玛干沙漠间的塔里木河流域,为何能让这款米如此出彩?

沙漠乳香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神奇大米

1. **全年无霜期长**:水稻生长期可达190天,更长的生长期意味着更充分的光合作用,能吸收更多自然能量,制造和储存更多营养物质,产量和品质更优。
2. **日照充足**:每天日照长达12小时,年有效积温达4000摄氏度,远超著名大米产地五常的2500摄氏度。
3. **灌溉水源优质**:来自天山雪水的低氘冰川水,水中氘含量低于-60‰。低氘水对生命体有益,能激活DNA修复系统,提高细胞防御效率,抑制衰老,增强免疫力。
4. **土壤肥沃**:稻田为新开垦的沙地,微碱性沙土富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透水透气性强。
5. **无病虫害**:气候干燥,稻田采用干湿间歇式灌溉,无需喷洒农药。
6. **无污染**:阿拉尔周边数百公里内只有少量初级农产品加工企业,土地、空气等自然资源未受污染。

正是阿拉尔的这些独特条件,让沙漠乳香米找到了最完美的生长地。

基于良田与好稻的天然结合,加上蒋老对这款水稻的期望,杨总逐渐萌生了种植的想法。同时,作为长期经营生意的他,决定要做不一样的农业,与传统农业截然不同。

首先,他获得了稻种的知识产权。蒋老也希望“声农系列”能够发扬光大,因此合作顺理成章。在稻种和水稻技术上,杨总与蒋志农教授领导的云南声农水稻作物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互持20%股份,既能获得优良稻种,又能买断大规模种植的知识产权,确保品质稳定和产品唯一性。

杨总决定进入水稻领域后,不仅试种了南疆,还考察了北疆、浙江、湖南等地。他志在做全国乃至世界的大米,但新疆的主食并非大米,因此能否在全国不同产粮区种植,尤其是鱼米之乡,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北疆因无霜期不足,浙江、湖南等地种出的水稻品质也不如南疆。这正是沙漠乳香米的神奇之处——历经多地试种,才在南疆找到了最佳生长地。

其次,杨总引入了“数字化大米”的概念。他们借鉴工业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将这理念应用于农业。沙漠乳香米通过食品安全、大米营养、品质品位、种植方式及环境等5个维度,上千个数据,来描述这款米的一切。例如,食品安全方面,通过SGS检测,五百多项农残未检出,七项重金属未检出,三项生物毒素(如黄曲霉素)未检出……其他维度也类似,让消费者对这款米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除了消费者的反馈和数字化的表达,沙漠乳香米还拥有满墙的荣誉。世界米食味品鉴赛是米行业最高水准的比赛,由中国三年前加入。杨总仅参加了第二届、第三届,就连续两年获得中国赛区的金奖。去年,他代表中国参加日本比赛,在5000多个样品中,获得全球第十六名,也是中国参赛产品的最高得分。

为了让大家相信沙漠乳香米的“油润度高,口感细腻丝滑,吃了嘴里有唾液生津的感觉”,再讲一个参赛时的分数。杨总的米每次得分都在88分以上,88分意味着什么?如果一款米食味得分在80分以上,基本能进入决赛圈;83-84分基本能保证金奖……而他的米得分在88分以上,风味非凡,口感卓越。

核心秘诀是什么?除了保障米的安全健康和高密度营养,他们格外注重米的香味。为此,甚至研究了米的风味图谱,未来或可形成自己的大米风味图谱。

这样的米,在新疆从300亩,到1000亩,再到6000亩、今年的9500亩。所以,你问我们为何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沙漠之门,来到阿拉尔,几千里奔波只为一款大米?因为它足够好吃,足够有营养,更重要的是,纯净环境下的足够安全与健康保障。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