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安全食材指南:如何保护家人健康

远方好物

许多人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大家的选择都如出一辙。比如在选购肉类时,许多人只关注肉质的新鲜度,却忽视了检测报告的重要性,仿佛大家都吃着同样的肉。然而,事实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刻意选择无抗肉类。他们深知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无法完全代谢,同样也无法在我们人体内分解,长期食用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猪、牛、羊等家畜的寿命通常只有一两年,被屠宰食用似乎是它们的宿命,但人类却拥有几十年的生命,我们该如何明智地选择赖以生存的餐桌食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尽管许多人了解当前食品安全现状,却往往陷入两种极端:要么怨天尤人,对某些阶层能够享受的优质食品愤愤不平,从而选择麻木不仁;要么刻意逃避,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们与那个阶层存在差距,因此感到无能为力。但真的是无能为力吗?其实,改变现状可以从一些微小的行动开始,比如在购买农副产品时,至少要查看检测报告,关注SGS认证,仔细阅读食品配料表,选择那些配料表更简洁、来源更可靠的食品。这样做既不会过分增加经济负担,又能提升食品的安全性。

记得八年前,我在超市购买了两颗有机生菜,价格标签上赫然写着48元。当时我感到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买了。回家后,我惊讶地发现,这些生菜真的格外美味。后来我把这件事当作笑话讲给我妈听,她却瞠目结舌,随后决定租地开垦,开始养地种菜。那块原本被化肥农药严重摧残的土地,踩上去都难以落脚。我妈花了三年时间翻地、种菜、再翻地、再种菜,经历了四季更迭,春种秋收。与此同时,隔壁的地里“硕果累累”,而她种的地却依然坚硬结板。起初,她种的作物奇形怪状,三年后才逐渐恢复正常形态,但产量却十分惨淡,因为她坚持不用化肥不打药。周围的人都笑她是外行,认为她浪费了买化肥农药的钱。然而,五年后,这块不用化肥不打农药的土地奇迹般地“活”过来了。蔬菜变得翠绿,萝卜也变得圆润,虽然个头不大,但吃起来确实有萝卜的味道。渐渐地,她种的菜品种越来越多,从最初的萝卜白菜到莴笋花菜,从最初的笑话变成了羡慕。大家逐渐意识到农药化肥对土地的不可逆伤害,只是习惯性地继续伤害,却无人尝试修复。而一般的农户不愿承担这种未知的损失。

附近农户家中有孕妇孩子的,常常来我妈地里讨菜吃。她总是大方地分享,因为这样能防止有人使坏。如果一点不给,反而会被更多人盯着,最终失去更多。幸运的是,围绕她种地的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地,不打化肥农药,潜移默化地保护着这片土地。我相信,当他们看到不打化肥农药、养了几年地后,蔬菜不仅没有减产,反而更好时,也会逐渐接受这种做法。当然,远离这片土地的地方,依然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因为那样产量高、便于管理,种出来的菜也更美观。像我一样喜欢农家新鲜菜的人,依然很多。

选购安全食材指南:如何保护家人健康

这里有个题外话。以前我不爱买超市的蔬菜,只是单纯觉得不新鲜。而小区门口那些老太太自己背着来卖的新鲜蔬菜,才是我的最爱。有一次我去一个山上看梨花,发现旁边有几个大型净化池,因为附近有几个塑化厂,那里的水需要经过净化池处理才能进入居民排污渠。净化后的水流全部通过密封通道进入市政排污口,所以只有进入处理池的沟渠里的水可以随意使用。那里水源充足,环绕着许多一垄一垄的农田,郁郁葱葱地长着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我看到一个大爷在那里担水浇菜,莫名地感到一阵心慌。我以前那么热爱的“新鲜菜”,灌溉的水究竟来自哪里?希望大家真的能思考一下,你真的吃得安全吗?是否还要继续麻木、逃避?

远方好物店主 重庆可可 2023-2-24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