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探讨企业的护城河时,我们通常指的是构建自身的壁垒,以抵御竞争对手的入侵。华为的护城河源于三十年技术积累所形成的平台与生态体系,腾讯的护城河则建立在极高的用户转换成本之上。那么,远方好物的护城河究竟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其独一无二的产品,有人强调其溯源体系,还有人指出其去中间环节的商业模式。在我看来,远方好物的护城河在于人。
这些用户中,有一部分原本的消费层次高于当前平价有机食品的水平。由于国内现有有机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他们愿意尝试价格更亲民的远方好物。另一部分用户则原本的消费层次未能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他们愿意支付略高的价格来体验我们的优质产品。愿意尝试新消费,需要勇气,因为消费习惯的养成往往根深蒂固。每一位挣脱原有消费模式、尝试新产品的用户,都值得我们倍加珍惜。从尝试到爱上,再到离不开,每一步都是他们对远方好物的信任与支持,用钞票投出的宝贵一票。
还有店长和导师。这些店长和导师大多来自传统电商企业或微商转型,他们曾赚过快钱、赚过风口红利,按理说对平台极低的毛利应不屑一顾。然而,他们却选择追随远方好物,从最初的旅游群、蜂群,到如今的远方好物。他们不仅跟进,更亲自试用、溯源、分享,甚至承担起导师的责任。
同行企业主之间,理念相合方能长久。两个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即便暂时走到一起,也难以长久。企业合作亦是如此。远方好物目前合作的企业中,有些被视为社会的另类——他们坚守不同理念,原本处境不佳,遇到远方好物时,双方都感慨“终于找到你”。还有些已是行业龙头,面对初创期的远方好物,他们不卑不亢,敢于尝试新赛道。若非志同道合,又怎会在利润尚未丰厚时,严格遵循远方好物的标准进行升级、研发、迭代、定制产品?
远方好物的总监们,无一例外都在相关行业深耕十余年甚至更久。他们或许是某家公司甚至多家公司的负责人,工作本已繁忙,担任品类总监后,更是额外承担了诸多责任。例如生鲜总监每年飞86趟考察水果,海鲜总监从早到晚在群内答疑……
还有背后默默坚守的远方好物人。这些公司大后方的采购、技术、财务和人事行政人员,虽不闻名于外界,但公司的增长,尤其是6亿销售额的达成,离不开他们的无私奉献。
溯源队是大家熟知的“铁军”。过去一年,他们走遍21个省,溯源216个产品,举办149场直播。这些数字足以证明他们的付出。
远方好物的几大股东,在公司初创、探索、经营过程中,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尽管他们都是远方老师的徒弟,但股东的投入扎实而有力,他们的支持无声却至关重要。
远方老师是我们的领路人,一位仗剑走天涯的男子,一位极其珍视自身羽毛的人,一位在无数次选择中懂得踩刹车的人。远方好物的一切都公开透明,产品可以被找到,模式可以被复制,素材可以被盗用。但那些刻在骨子里的、藏在基因里的、对品质的死磕,对惊艳比的死磕,对亲眼见证的死磕,很难在另一个人身上长期闪耀。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共同努力,一点一滴地做着“难做的事情”。这些积累一旦达到一定程度,便会爆发,届时,我们无需等待风来,远方好物扇动翅膀便能起飞。
溯源小队 农民 2023年1月16日于广州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