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有机食品价格高昂的四大原因

远方好物

有机食品价格高昂的深层解析(图片源于网络)近年来,中国一线城市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有机食品价格普遍比普通食品高出100-200%,这一现象已成为消费者的普遍感受。只要产品贴上”有机”标签,售价便会显著提升,有机蔬菜价格甚至可达普通蔬菜的2-3倍,令许多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那么,有机食品的价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否真的应该如此昂贵?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一话题。

首先,从客观因素来看,有机食品的高成本主要体现在生产端和供应端

1有机食品对环境要求极高
(1)土壤及生产基地标准严格除明确规定的环境指标外,有机生产要求三年内未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或生长调节剂等物质
(2)种子来源特殊种子或种苗必须来自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因此转基因食品绝对不属于有机食品。但杂交作物是否适用?答案是有条件的。杂交是通过自然有性繁殖获得优良品种,仍属于自然品种。只要按照有机农业标准种植,杂交作物也可成为有机产品。但传统农药拌种等做法显然不符合要求,有机种子必须采用天然物质消毒。例如远方好物平台的想真大麦青汁,在种子选取和消毒环节就严格遵循有机标准
(3)生产单位需制定长期计划包括土地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等
(4)生产基地必须无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5)收获、清洁、加工、储存和运输全过程不得受化学物质污染
(6)从常规种植转为有机种植需要两年以上转换期,新开垦荒地除外
(7)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保留完整的生产销售记录,实现可查询、可追溯

揭秘有机食品价格高昂的四大原因

以臻如意的高总为例,2010年他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植有机草,经历了数年养地、解决水源等挑战,多次绝收,直到2018年才正式投产。远方好物的如果丽农场和元贞梨曲道长的农场也均经历了类似转换期。

2有机食品生产成本显著高于常规产品
由于禁止使用化学肥料,有机农业主要依赖价格较高的有机腐肥,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达到特定标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严禁使用。不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折损率高、产量低,常规种植可通过化肥生长激素加速生长进程,缩短生长期,而有机生长遵循自然规律,生长期更长,生产成本自然增加。数据显示,有机农产品产量比常规产品低25%-40%
病虫害防治方面,有机农业采用人工捉虫、物理捕虫或以虫治虫等立体综合防治体系,投入成本高于常规生产。同时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人工除草效率仅为化学除草剂的1/50,成本自然更高。从常规生产转为有机生产需要24-36个月转换期,周期长。

3有机食品生产规模有限
目前有机食品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产量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力投入大,风险成本和运输成本也相对较高。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有机食品消费仅57元,远低于欧洲国家2683元的水平,大部分有机产品反而出口国外。这一现状导致有机食品实际上成为少数富人的消费选择。

揭秘有机食品价格高昂的四大原因

4认证费用增加成本
与普通食品采摘后即可售卖不同,有机食品需要经过生产、加工、运输、认证等全流程,其中认证费用会直接增加产品成本。

然而,与国内情况不同,国外发达国家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价格差距并不悬殊。美国有机食品价格仅比非有机食品高30%,德国作为欧洲最大有机食品消费市场,有机产品价格比普通食品高出20%-75%。除了德国国民健康意识高、消费市场规模大外,更关键的因素是渠道成本过高。种植有机作物的农民往往无法获得合理回报,而部分生产商和渠道商却将有机食品作为牟利工具,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有机食品市场陷入”高价-低消费-高成本”的怪圈:因为价格昂贵导致消费群体有限,小规模消费又推高生产成本,高成本进一步加剧价格,形成恶性循环。

揭秘有机食品价格高昂的四大原因

在癌症等健康问题日益普遍的今天,环境和食品污染成为重要诱因。传统农业模式下,化肥农药滥用导致江河湖泊恶化,而化学添加剂的泛滥更是威胁人类健康。远方好物平台通过直接对接有机种植基地和农户,采用单一层级店主销售模式,大幅降低加价率,致力于将有机食品价格控制在普通食品上涨30%以内,让有机食品走进寻常百姓家。通过消费端推动市场规模发展,反向促进种植端规模化,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新冠疫情让人们意识到生命健康无价,有机食品正是保障”食”现健康的最佳选择。面对”生病送钱去医院”还是”选择安全健康有机食品”的选择题,相信大多数人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