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探秘:沙漠奇迹与有机红枣的传奇之旅

远方好物

和田这座古城,寻找大巴车竟成了一种难题。当地缺乏旅游公司提供租车服务,即便有,价格也高得令人咋舌。高总昨日带大巴车接机时,机场停车场的工作人员见到竟惊叹不已,仿佛我们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世界。清晨07:30,天色依旧漆黑,丝毫不见黎明早起的迹象。08:30时,我疑惑地发现天还未亮,而阿克苏八点已是一片光明。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是祖国的西大门。早餐后,我们出发前在团城小步慢走,途经鸽子巷、卡塔和维族居民区。你知道”卡塔”是什么吗?原来,它指的是葡萄架下铺一张床,夏日炎炎时,躺在葡萄架下的床上,凉风习习,生活惬意,这张床便称为卡塔。

出发,从和田市区前往皮山县,这是我们首次抵达这片土地。皮山的位置我无从知晓,更不清楚乔达乡高展的红枣基地究竟隐藏在何等偏僻之地。一路前行,左边是荒漠,右边是戈壁;155公里的路程,展现出一片贫瘠的土地。猫队长调侃道,这里连鸟都不会飞来,而郭洁则戏称,来了也只会憋回去。鸟儿或许会问,我为何要来这里,连一丝绿色都看不到。和田市到皮山县的途中,途经唯一的服务站,中途停靠时,有人买了些馕,这是行走新疆的方便食物。洗手水龙头滴水,听说皮山县年平均降水量仅39.8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412.9毫米,是降水量的60倍,年均沙尘天气超过240天……这片土地如此干燥,我不敢多洗手,哪怕只是滴水洗手。传说皮山县基本没有汉人出现,我们这一车人或许会成为当地引人注目的存在。那辆在天地间格外显眼的红色大巴,也注定会被围观。一路上,许多传说在耳边流传。

突然看到一只小毛驴,可可唱起”我有一只小毛驴,从来也不骑……””你一骑上去小毛驴就挂了”,黑脸导游陈子文接话道,眼神杀瞟向黑脸。终于抵达最后一个村子,眼前是一排排小白杨,那是高展种的防护林。它们不仅保护了高总的红枣林,也减少了村子遭受沙尘暴的侵袭!下车时,看到新疆的姑娘们在门口歌舞欢迎我们。好奇地询问高总:”咦?你从哪里找到这些姑娘来给我们表演!”如此偏僻之地,人迹罕至,更别说找歌舞队了。”不是找的,是村子里的乡亲,她们来帮忙的。这里民族一家亲,哪家有需要哪家帮。”指着烤羊肉串的大哥说:”他是这个村子的大队长,此刻化身羊肉哥。”还有这些水果,苹果、毛桃、葡萄、西红柿……都是乡亲们从家里带来的。14年来,高展帮助了村子许多人,恩泽了这一带。这里的网络,村子里两年前才开通,大概是国内最晚开通网络的地方之一。高展的基地,今年才开通网络。院子里有鸡、鸭、鹅、狗、山羊……

和田探秘:沙漠奇迹与有机红枣的传奇之旅

我们为何要来和田?来看枣,高展种的枣,以及以枣为原料之一的姜枣膏。许多人不理解我们为何要来新疆和田溯源。高展的有机枣基地如此遥远偏僻,交通不便。枣虽非大品,不如桦树汁、驼奶粉,甚至青汁粉的量也难以企及。”去一趟值当吗?”我无法回答别人值当不值当的问题。于我而言,去高展有机红枣基地,是长久以来的心愿。最初,我想看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即使天上飞过一只鸟拉了一坨屎落在地上,它的有机质含量也超过周边土地。在这样的沙漠中,能形成一片小生态的绿洲奇迹,究竟是怎样的奇迹。我们曾去过乌兰布和沙漠,见证过那一代奶业人创造沙漠绿洲的伟业。如今,我们想亲眼见到单枪匹马冲进沙漠的高展,他孤勇、智慧,依然如少年般纯粹,用14年青春创造的奇迹。再后来,我问了高展一个了解有机一年多后心生困惑的问题:如果终有一天,有机的推广能普及,中国的土地,有机种植的土地,能养活中国人吗?(产量会够吗?)今年三月,他坚定地回答:”能”。他的”能”,不是畅想,更不是臆想,而是他在沙漠刨土14年所积累的土壤、生物、古今生态学、农业学技术等专业知识的融合与实践回答的”能”。对此,我充满探秘般的神往。

亚洲有机联盟顾问委员会主席周老一直强调,有机行业在中国发展三十多年,至今仍面临两大拦路虎:有机种植技术;有机销售渠道与意识。我认为市场渠道问题,可以通过远方好物或更多类远方好物的模式解决。而技术,在高展那里,我总觉得他的方向、他的奋斗,让我看到希望。尽管这需要漫长的过程,但这颗希望的种子,在和田皮山县,我们已感知到它的萌芽。所以新疆和田之行,绝不仅仅是为红枣而来。下午的1600亩有机枣园,高展梦想开启的地方,宛如50年代的会议室,80000棵小白杨,一万多亩曾经的沙漠化绿洲……我们见证了无法抵达就无法想象的奇迹。猫队长说,高展的有机红枣基地是最最值得来的地方,平白直述却让我泪目。洪铭阳说,她大受震撼……关于和田、皮山县、塔克拉玛干沙漠上见证到的一切,我们的叙述才刚刚开始。关于他和他的红枣故事,下一篇,我们继续表达,我们见证到的一切!蜗牛2023-11-6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