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姐家的和田玉
昨天,溯源团队提前一天抵达新疆,落地乌鲁木齐,前往丽姐家的呈祥玉府以及她家的玉工厂。终于亲眼见到了玉的世面!临时起意要直播丽姐的玉府,同时上架几款和田玉。见了她家玉的世面,自然地,也有了入手她家玉的念头。大件的可能还下不了手,但平安扣成了我们守候之物。
玉环、玉珏,中国人一直偏爱圆的造型,天圆地方,圆形代表着圆满。丽姐后来说,很多朋友第一次接触和田玉都是从平安扣开始的,因为圆圆的造型,没有多余的雕刻。另外,平安扣造型的雏形甚至可以追溯到9200年前的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历史弥久,经典不衰。
因为平安扣上架的少(其实每一款玉都极少),我们虽然挑中了各自喜欢的平安扣,但也要自己上架后第一时间抢(优先是不可能有优选的)。几个人站在车门旁,守着运营的电脑,等着上架第一时间抢!直播在丽姐的店里,运营坐在车上工作,录屏、文案等蹲在马路边边(不用惊讶,随时随地进入工作状态对我们而言是常态)。21:30时间一到,付款,完成订单的定格时间在21:30:06。所幸弹指神功了得,付完款后,发现许多没抢到的叹息声!
玉是孤品,丽姐家的和田玉,每个都是孤品,得以天成,得以识宝者。卖完了就不会有下一批同款的货。关于丽姐给我们的定价,以一个平安扣论,699,你或许不知道,这个价格,现在买这个平安扣的料都不够,更甭提加工以及该有的溢价。丽姐用她收藏的老料做,也依然按老料当时的价格估价,知道了底细,也了解丽姐的人,咋可能舍得错过呢?
卖完了几款玉后,想让丽姐再挖几个款出来,丽姐着急喊着:别急别急,先掌掌眼,以后慢慢上,玉讲究的是来日方长。有一年,我问光姐什么是好茶,如何识得好茶?营茶多年的光姐就一句:“你喝多了,就懂了”豁然开朗!喝多了,舌、喉、鼻腔,都会告诉你它们触达的答案!昨天,在丽姐和田玉那里,我又再一次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
以前接触过多次玉,不懂玉也不知玉好坏如何,简单地说,是没感觉。但自从春节成都站开始在丽姐身边耳濡目染,再到昨日她店里及加工厂里,抚摸到她的二十多年藏品,我知道了什么是好玉。手心、手掌、手指的触感,赏心悦目的感触。它们,告诉了我粗浅的答案,种下了和田玉的一棵小小草。
世上诸多道理,大体相通,见多了,尝多了,做多了,就慢慢有了见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是这般。所以我明白,自己不是不会被玉打动,而是,以前还没有掌到好玉;如同曾经困惑许久为何很难被服装打动,直到遇见东荣,便知,遇到足够好的服装作品,定然会被打动。真正的好东西,见到的那刻,遇见的那刻,眼里会有光的,一定会有。
猫队长加了一句,见多了自然有见地了,入坑的感觉真的很好!我知道猫队长爱玉,也收了不少玉,看到错金工艺的佛和观音两块玉,喜欢的不得了。“你还没看到、摸到更漂亮的那几块呢,定然更会喜欢。”想着她如果跟着抵达丽姐那里,会不会短暂性“破产”,真的很有可能呢。本来想向猫队长炫起刚刚从丽姐他们公司刚了解的独属于他们家的微雕错金工艺。她说她老早挖了许久,丽姐早和她说过许多。末了又加一句:丽姐是部活的和田玉错金工具书!
“丽姐是部活的和田玉文化书”,这是,我的印象。虽有所被丽姐熏陶,也因她家的玉所吸引而种下了和田玉的草。但我对玉所识极浅,玉又是博大精深,说玉不敢也不能,关于和田玉,丽姐会时常分享,以及随着对丽姐玉的进一步了解与感受,每有心得,会再聊。本次乌鲁木齐之行,玉的故事就有了记录的开始,我先叙述一些,有关丽姐与玉,以及,与丽姐一起做玉的几个合伙人大概的情况。我们常说,产品的背后是人。
丽姐说,许是地缘之故,从小开始,她就喜欢石头,喜欢捡石头,最喜欢的事是每天跑河里捡石头,然后塞在几个兜里回家,所以她的衣服裤子兜兜总是坏的,早早就被石头撑破了。丽姐玩石头的画面我没见证过,但我见过她喜欢东西的画面:今年春节,因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其实是汉人,军二代、军三代那种,当年王振将军带的大部队解放、开发新疆的后代);出来一趟溯源不易,回家也不易。她就从春节后第一站成都开始,一路跟随着走南闯北的生涯,走不够,两个月后,不得不结束回新疆继续选石头、磨石头的事业,才结束那一次的溯源。
印象最深的,是她所到之处,必有博物馆驻足,求索中华上下几千年。最爱逛博物馆和各类文化非遗,也不知道是不是与玉常年打交道之故,喜欢大部分有年代感的古旧。见的第一面,相赠的礼也是极富西域历史文化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那是她出新疆带的几份见面礼。就那两个月时间里,她的博物馆、非遗足迹:天池镇的打铁花;成都的历史博物馆;重现漠河黄金的黄金之路的墨尔根古道驿站博物馆;深刻了解邮驿的十八驿站博物馆和鄂伦春族民俗博物馆;集东北之大成者的哈尔滨博物馆也没有错过(黑龙江博物馆闭馆错过了一馆);少数民族之多之丰富的或传承、或融合或兼并多彩多姿的云南博物馆;知道了夜郎故地的贵州博物馆;见到锡绣以及汉代以来各民族服饰的贵州民族服饰厅;还有福州博物馆的三星堆;赶早高铁赴杭州的浙博武林馆;身为居杭州之人,我居然是从她口中才知浙博武林馆即将搬迁,钦佩又羞愧;还有心心念念5000年历史时空的良渚博物馆;,也在她离开杭州前的半天驻停半刻;每一座城市的历史缩影,时空痕迹,都在她这段足迹里回放;是的,她说喜欢的,她都能沉浸其中。
她喜欢历史,尤其喜欢新疆的历史。丽姐说,其实,读书的时候,她对历史并没有特别的感受,大学有新疆历史课,也没认真学,而是因为喜欢玉之后,从玉的文化,玉石之路,便开始了以玉为媒,解读了她渴望解读的新疆历史,以及,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她对和田玉的喜欢、热忱,是骨子里带着的。做玉石之前,丽姐做过工程等,但她说,她是做了和田玉之后,才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且几十年如一日地喜欢。
她曾在玉石之路展有这样的感慨:玉石之路让世人认识了和田玉的美,和田玉也成就了从未中断过的玉文化:从最初的原始宗教到国家礼仪到文字;从君子的信念到民俗的吉祥祈愿;从神玉到珠宝,和田玉从未被超越;做为中国人玉文化前世今生的承载物,它是溶于我们血液里的一种文化,几千年来从未中断过。和田玉的历史从9200年前的黑龙江饶河小南山始,到8000年前的兴隆洼、6500年前的红山、5800年前的凌家滩、5300年前的良渚……每一处遗址都是最伟大的发现,也是玉文化清晰的脉络!爱的深沉,也爱的宏大!和田玉是所有珠宝里韧劲最好的,且中国玉文化指的就是和田玉;15座城池都不换的和氏璧也是和田玉;皇家玉玺也是和田玉……所以猫队长说,入坑很美好!
丽姐说,和田玉,一旦喜欢,别无它求,唯玉为魅力之最。她见过很多玉,掌过很多玉;无论是古是今,无论是她的,还是不是她的。有玉的足够视野与世面!在不久前,她家的错金工艺和田玉做为玉器文创和故宫博物馆的玉器同一天亮相新疆博物馆。可以进新疆博物馆的底子,这是丽姐做玉的根基。这是丽姐,与她爱的玉。
丽姐进入和田玉行业不久,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张总,也是她现在的合伙人。至于如何走到合伙人身份,二人异口同声:投缘!张总也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也是新疆建设兵团的后人,他是第三代,爷爷是第一代,现在他有了孙子,所以他说,他家是新疆5代人了。在新疆,总会和玉石打上交道,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经朋友引入,进入和田玉世界,迄今二十多年,近三十年。
张总不同于丽姐那般最喜欢与别人分享聊玉文化,从文化、玉质聊宏大历史。他对玉近代起伏史,即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见证和田玉的崛起,也享受着和田玉崛起的红利。对玉的材料,有着一件事、一辈子的执着与沉淀。从和田玉石料不为人所重视开始,见证着玉为世人所重的近几十年变化!从几千一吨,到几百万一吨。他说,别人或许从房地产黄金之路里感受时代的跃迁与红利;他是在和田玉的发展里感受时代的变化。但是,无论时代如何,真正能持久的,只有踏踏实实,做人做事!
在和田玉这条路上,但凡有想投机取巧的,都不长久,来几个波涛,早就把人给淹没了。其实何止和田玉呢,每一个行业,每一件事,都是这个道理。从玉石料买卖,再到自己加工玉,再到自己独创的错金工艺加工厂。他从玉的经营里,悟出了许多自己的人生道理。对玉石选料极其专业,本来想讨问点识玉技巧,他说:经验,是钱砸出来的。只要错手,都是钱,一次一次地,积累了足够多的谋生之道,对,他谦虚地说是自己的谋生之道。比如说到玉质,羊脂白玉有三个字概括:白、润、细,但如何理解这三个字以及如何运用这三字真经,无非是:你见过足够多的玉,见过足够好的玉,就有了玉的品相识见以及品级之分。
“做和田玉,说简单也很简单,说难也难”“简单何解?难何解?”简单是,你只要有足够的资金,看到好货下手就囤,和田玉是天然且稀缺的,好料只会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如果资金不足,看到好料无法下手,将来要么没有好料,要么好料早已几十倍上百倍增值,市场,已不属于你!有个浙江的企业家,过去,每年给自己硬性规定,买入2000万玉石,只进不出,经年累月,他囤的玉石,已经三代富贵吃不完。
丽姐也说,和田玉主要的货,都在藏家手里,倒不是他们卖家手里。这是简单!难,也是资金,若无资金,你就无法做好货,没有做好货的底气与格局。就很难走好和田玉这条路。当然,资金的前提,你得懂,懂玉,懂和田玉。张总的懂玉,除了石料积累他们的底气;他还有本事,从司法拍卖、典当行里挑着许多好货。司法拍卖以及典当行,他们不懂玉,他们只做金融,只挣金融的钱,懂玉的张总,帮这些金融机构把控玉的价,保底价。一旦,典当主赎不回玉,张总就把它们赎回!“如果他们赎回,你们岂不是没有机会?”“是的,如果他们赎回,我们没有机会,但人性啊,一般走到要被司法拍卖、典当的地步,一般,已经是把自己逼进末路了,大多很难翻盘,所以人生,一定不要把自己逼进绝路!”
他也曾到过翡翠的地盘,试手了几百万之后撤回,专注回和田玉的地盘。他说,翡翠,有诡玉之称,翡翠赌石,倾家荡产非常之多;和田玉,是君子玉,君子温润如玉。张总说,他对和田玉,有百分之五十能判断准,这是他吃饭的本事;翡翠,他只能做到百分之二十,他说,这个板块他是小白,不多提。踏实又务实。丽姐与张总,倒像极了一文一武的搭档!
还有张总的弟弟,是他们家玉的独一无二错金工艺的开创者;张总的儿子,从小开始就在家里的玉石熏陶中长大,从小跟着父亲玩玉,大学又去了叔叔读过多学校专攻玉雕……关于他们,关于他们的错金工艺,关于他们的作品,我们再开一篇文章再聊。因为,那些内容,依然很值得认真交流。是人,决定了背后的好产品!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