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南橄榄油,可以喝的橄榄油(一)
不来陇南,你永远无法领略橄榄油世界的博大精深!踏上前往陇南的大巴,我惊讶地发现平时沉默寡言的潜水族一川突然活跃起来,热情地分享着祥宇橄榄油的卓越品质:”祥宇橄榄油堪称天花板级水平,南北半球所有国际橄榄油大赛的金牌都被它收入囊中!”荣获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际专业大赛奖牌高达82枚,更是在西班牙入选”全球特级初榨橄榄油100强”,有机特级初榨还摘得美国纽约特级初榨橄榄油大赛金奖!她激动地说,祥宇的橄榄油能与意大利顶级橄榄油一较高下,更因专业实力两度受邀参与橄榄油国家标准起草……一川的生动描述瞬间点燃了我对陇南之行的无限期待,这张期待已久的空白画卷,即将在陇南的壮丽山河中徐徐展开。
五百公里的漫漫长路,窗外是流动的江山画卷,美不胜收。抵达陇南后,祥宇团队以最高规格的礼仪在酒店门口等候,手持橄榄枝花,盛情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当一些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仪式感惊得缩回车内时,有人感叹:”妈呀,太有仪式感了!”晚宴上,我们聆听了许多关于橄榄油世界的动人故事,其中最令人深思的莫过于国内外标准的差异。
众所周知,国内橄榄油等级主要依据理化指标划分,如按酸度区间分为特级、一级等。但理化指标真的能全面反映品质吗?为什么国外标准还会加入感官品鉴这一环节?原来,理化指标无法区分橄榄油是用完整油果还是果渣榨取,也无法区分是精炼工艺还是低温物理压榨。这些关键信息,唯有通过感官品鉴才能辨别。为何国内标准不引入这一维度?细究起来,市场上大部分份额被外资企业掌控,标准制定权自然旁落。当年祥宇参与国家标准起草时,甚至有企业致电相关部门询问:”为什么是祥宇来制定标准?”这些暗流涌动的信息,或许暂时敏感,但终将水落石出。
因此,市面上许多标注”特级初榨”的进口橄榄油,可能只是果渣经精炼加工而成。只要理化指标达标,原料与工艺便无人知晓。有人问,为何不将感官标准纳入体系?理论上可行,但外资企业显然不愿放弃果渣榨油的经济利益。他们不仅想出口中国,更想以高价售出……听完这些,我感慨万千。这就是为什么说,若不来陇南,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橄榄油产业。网络上的信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情况远比呈现的复杂得多。
晚宴中,”可以喝的橄榄油”的概念逐渐清晰。此前我们寻找的是物理低温特级初榨橄榄油,但国标体系下”特级初榨”涵盖太多可能性,难以区分真正优质的冷榨橄榄油。结合国际标准中不可或缺的感官指标,加上晚宴上干油举杯的特殊仪式感,远方老师和何主任灵机一动:”那就卖这种小瓶装,可以喝的橄榄油!”何主任一语既出,远方老师当即拍大腿:”就用这个!”这一命名背后,是对产品本质的深刻理解,是对市场定位的精准把握,更是希望为橄榄油产业开辟康庄大道的理想。
与其说是战略定位,不如说当市场缺乏合理标准时,唯有自行制定。正如远方水果创立自己的水果标准,远方橄榄油也要走出自己的道路。这是与祥宇董事长刘总交流最多的核心议题。
清晨,我们直奔陇南武都区佛堂河谷的橄榄林——这里承载着祥宇第一代人的初心,有一万多亩百年橄榄树。陇南素有”橄榄之城”美誉,其种植面积占全国近60%,产油量更是高达90%以上。为何陇南能成为橄榄产业的核心?祥宇董事长刘总说:”是橄榄树选择了陇南。”这座”东方地中海,陇上小江南”的宝地,气候土壤与地中海沿岸惊人相似,同处世界顶级油橄榄黄金生产带。14.9℃的年均气温,1872小时的年日照,400-800毫米的降水,210-270天的无霜期,加上富含钙镁硼等微量元素的透气土壤,共同造就了这片天选之地。国际油橄榄协会更认证白龙江河谷沿岸为中国油橄榄一级适生区。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祥宇两代人三十年的坚守与深耕——一个产业的崛起,终究要靠人的力量。
关于祥宇几代人的橄榄情缘,我们稍后再说。先说说祥宇橄榄油究竟有多卓越。仅以金奖为例,祥宇马总回忆道:”2017年第一次参加美国纽约橄榄油大赛时,我们只是随口寄了个样品,几个月后收到金奖邮件时都懵了!第二天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都来采访,才知道我们在910份样品、270个国家的参赛者中拿了第一名!”这一历史性突破,让祥宇横扫南北半球的金奖,在希腊获得双金奖(橄榄油至高荣誉),更被北半球评为最佳橄榄油,入选西班牙全球橄榄油100强企业。这些成就足以证明,中国原产橄榄油已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地中海产品。
祥宇创造的”第一”更是令人震撼:中国首个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首个油橄榄行业发明专利,首个国家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个德国意大利原装冷榨生产线……这些荣誉只是冰山一角,但已足够让人动容。
所以,我们为何千里奔波只为寻找一款橄榄油?答案或许就在这里。陇南的橄榄林美得令人窒息,雪山为屏,河谷如画,我们在其中享用了世外桃源般的户外午餐。橄榄的宁静与浪漫,唯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
(蜗牛 2024-3-25)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