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东北溯源之旅:黑土森林湿地探秘之旅

远方好物

我们踏上的每一段旅程,都在深深烙印着世界的模样。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被热浪炙烤时,我们的溯源之旅却将目光投向了东北的清凉夏日。广袤的黑土地、苍翠的森林、神秘的湿地,还有那纯净的蓝天白云,松花江与嫩江的千里沃野即将缓缓铺陈开来。2022年的8月,2023年的8月,直至2024年的8月,我们都在东北的怀抱中感受着夏日的美好。

远方的东北溯源之旅,始于2020年12月22日那个充满浪漫的出发——”去东北看看雪吧”。我们来到了林海雪原的壮丽景象中,从古老的鄂温克族智慧里,邂逅了神奇的桦树汁。在深入了解其种种神奇特性后,我们将其带回远方。从此,东北之旅便成了我们每年最重要的旅程之一。

哈尔滨,作为我们中转的地盘,见证了无数次出发与归来。尤其是冬季前往东北,我们总要在哈尔滨补充装备。记得2022年1月那个严寒的冬天,在前往塔河零下40度的极寒之地前,我们特意在哈尔滨停留准备。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告诉我们,不要去中央大街购买旅游纪念品,而是带我们去一处专门批发户外装备的地方。他详细叮嘱着塔河的防寒注意事项:厚实的鞋子、保暖的袜子、护膝、面罩……最后强调,只需告诉老板要去哪里,他就能帮你搭配齐全。塔河的寒冷远超想象,而哈尔滨的准备却轻松实惠。我们带着满满一箱羽绒服,自信满满地踏上了征程。

在一家专业的雪地户外用品店,老板仔细检查着我们的装备,建议我们加一条防风裤,换上抗寒的靴子,再配上帽子、护目镜和面罩。面对如此细致的推荐,我们这些走南闯北的人起初并不完全认同。直到一个刚从松花江边冻得瑟瑟发抖的小伙子进来购买保命装备,我们才瞬间被说服。那一刻,保命要紧,我们迅速买下了所有推荐物品。这次经历让我们明白,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抗寒能力,直到现实给予最直接的教训。

哈尔滨不仅是装备补给站,更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无论是街角的小巷,还是烤串店的烟火气,抑或是中央大街的百年辉煌,都仿佛凝固了一个时代的影像。索菲亚教堂与俄罗斯同名教堂的历史渊源,东正教在哈尔滨的传播故事,都让人着迷。漫步在中央大街,享受着自由散漫的时光,品尝着马迭尔冰棍,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2022年那个冬天,当lexy坐在窗边啃着马迭尔1906时,她一定想不到,有一天远方会用自己的桦树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马迭尔雪糕。

马迭尔宾馆的传奇始于1906年,由俄籍犹太人约瑟·开斯普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创立。他推出了中国第一支冰棍,开启了马迭尔品牌的传奇。这支”甜而不腻,冰中带香”的冰棍,承载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其制作工艺甚至受到国家保密保护。正是在一次次的东北之旅中,我们与百年马迭尔相遇,碰撞出了远方版桦树汁马迭尔雪糕,为世界增添了一款独特的1906远方的梦想马迭尔雪糕。

梦想需要勇气去实现,而远方就是这样一个将梦想变为现实的神奇场域。嫩江大豆之城、松嫩平原,让我们对东北白山黑水有了更深的认知与探索。世界三大黑土地的稀贵与富饶,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变迁,都让我们惊叹不已。关于鹅业,一位雄心勃勃的东北汉子曾豪言:”在中国,养鹅是没有人养得过我的!东北铁锅炖大鹅,半壁江山是我们家的!”这份底气源于他拥有的30万亩嫩江湿地草场,30年期限的使用权。他指着双臂,宣告”我的鹅我的江山”。他的鹅并非普通品种,而是广东贵族狮头鹅与草原鹅的混血,这个混血品种的诞生,凝聚了汕头狮白鹅协会和农科院整整10年的研究心血。

除了鹅业,科洛火山口黑土地大豆之城也让人印象深刻。大豆、豆浆,这些东北特色美食令人垂涎。呼伦贝尔,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幅辽阔的草原画卷。我们多次路过它的省界,手机信号时显示黑龙江,时显示内蒙古,盛名之下,却还未曾深入探索。贝尔情紫苏油,让我们翘首以盼,期待揭开这片沃土的神秘面纱,挖掘其丰富的物华天宝。

远方东北溯源之旅:黑土森林湿地探秘之旅

在远方的旅程中,我们见证了山河壮美,也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力量。塔河,这个看似遥远的地方,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2年8月,一场雨天大兴安岭的迷林之旅,让我们体验了原始森林的惊险与奇妙。熊瞎子、大雨、迷路,这些森林历险的元素齐聚那个下午。一场深入探秘野生蔓越莓的历险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挑战与人类的勇气。劫后余生,战友情谊更加深厚,这种共患难的经历,是人生中难得的宝贵财富。2022年,只有极少会员跟随的溯源队,多次抵达类似的甚至更危险的境地,也正是在这一年,”溯源铁军”的称号诞生。

大兴安岭的美,既震撼又残酷。美在原始森林的壮丽,残酷在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大自然亘古不变,而居安思危的意识却需要不断提醒。每一次经历都带来反思,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

回到伊春,就像回到家一样亲切。这里是小兴安岭深度探索的起点。野生蓝莓(蓝莓原浆、蓝莓干、蓝莓酒)、桦树林故事,都因伊春行的深入而显得格外美妙。8月的伊春,是采摘野生蓝莓的最佳时节。深山老林里的湿地和泡泽,亿万年前曾是汪洋大海,淙淙流水滋养着这片土地。深一脚浅一脚的登山过程虽然艰辛,却让人回归宁静。白桦林的故事充满浪漫色彩:白桦树的爱情,鄂温克族的智慧……远方的到来,开创了桦树汁新时代的浪漫,带动了白桦树产业的崛起。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识并受益于桦树汁时,这座曾经辉煌又归于沉寂的城,因远方的到来而焕发新生。林业二代、三代们,不再守着物华天宝而无路可走,而是通过白桦树产业找到了新的出路。远方的桦树汁采汁量持续增长,今年预算已是去年的两倍以上,甚至担忧年底会供不应求。这就是远方到来后,白桦林演绎的新时代传奇。

红松原始森林,参天巨木、莽莽林海,让人想要与每一株红松拥抱。当然,四五百年的老松无法一一拥抱,只能站在树下仰望。想象打松子的艰辛,”树上钱串子,树下坟圈子”,道尽了原始森林里跑山人的不易。但长期沉浸林海中的人,天生更豁达乐观,对这片林子充满敬畏与感恩。每棵红松都有独特的”身份证”,松涛阵阵令人舒畅,爬到森林防护塔半腰,俯瞰起伏的绿波,聆听松涛、静观风雨、仰望星空,这些在现代已属奢侈的生活,在伊春却是日常而灵性十足。

野生蓝莓、蘑菇山珍,这些从业者的经历相似而动人。他们大多是从闯关东而来,有讨生活而闯关的,有大规模开发兴安岭的。从林业一代到林业二代、三代,他们的故事都始于这片原始的龙兴之地。22年8月,我们原本计划去漠河,或许还能偶遇来自敖鲁古雅的最后一代女酋长玛丽亚·索,以及她守护的鄂温克族驯鹿狩猎文化。可惜在我们抵达前,她已回到她深爱的山林河流,继续守护驯鹿的自由和鄂温克族的骄傲。她让鄂温克族的历史鲜活地留在了时间长河中。

伊春的地名,也刻满了近代开发者的足迹。五营、12公里、上甘岭、汤旺河……这些豁达的林业人,在新中国建设中走进兴安岭,立下汗马功劳。当国家为可持续发展保护树林时,他们让电锯声和伐木号子成为历史,让这座奉献已久的山回归宁静。他们用闯关东的勤奋与韧劲,一面守护森林,一面依赖自然宝库,成为林下经济从业者,发奋图强。与他们聊天,与他们生活,你能从他们富有节奏且生动的故事中,感受到从爷爷奶奶时代到他们这一代,带着时代变迁的视角描述的动人故事。这些时代印记,应该被永远惦记。

今天,我们又将继续踏上新的旅程。同样的山河,将演绎出不一样的精彩。我们走过的足迹,我们留下的世界印象,将不断丰富,不断前行。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