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我驱车从南京出发,前往镇江,追寻碧根果的源头。这片土地,我曾两次踏足,一次独自前往,另一次则与老师同行。今天,这是我的第三次探访。起初,我内心其实觉得这次行程并无必要,毕竟如果只是为了介绍碧根果,自年前开始我已经做了详尽的介绍,顾客们回购碧根果的次数也屡见不鲜。单纯为了销售,我确实没有必要再此奔波。然而,老师昨天的一句话却改变了我的想法:”明天你来吗?”虽然老师问的是明天,但我明白他的潜台词是:明天你应该来。为什么我应该来?这片碧根果园,是我亲自推荐给老师的。许多产品在上线平台前都需要先寄送样品供大家测评后再做决定,但我只是简单地对老师说了一句碧根果品质上乘,老师便只回了一句”好的,我相信你”,没有多余的话语,却蕴含着沉甸甸的信任。因此,无论从情感还是道理上,我都应该前往。
那么,碧根果上线平台,对我究竟有何益处?我反复思量,发现除了可能带来的坏处,并无明显好处。首先,我的直接收入将大幅减少,例如原本卖两斤碧根果我能赚24元,如果是会员购买,也能赚十几元。但如今,即使大家买两斤,我可能只能赚几块钱。其次,我的声誉可能受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原先我卖116元两斤(附赠夹子),现在平台只需79元两斤(不附赠夹子)。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价格降低了整整30元(夹子的成本是7元),是不是我从中赚了差价?尽管这背后涉及批发与零售的区别,以及快递批量发货与零星发货的差异,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理解。或许会有不明就里的顾客误以为我原本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将碧根果上架至平台,对我个人而言,确实毫无益处。
既然如此,我为何还要坚持上架呢?记得年前,刘教授约我见面,提议成立一家公司,希望我能协助他管理,负责碧根果的销售工作。他说江苏安徽有超过60万亩碧根果即将投产,但许多果农却面临销路问题,不少果商一味压价,他不愿看到农民的辛勤劳动付诸东流。因此,他希望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我当即拒绝了他的邀请。并非我不识抬举,而是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难以胜任如此重任。但我确实为那些果农感到心疼。许多人擅长种植,却不懂得如何销售,如果种出的果子卖不出去,果树可能只能被砍伐,多年的心血就此化为乌有。国产碧根果的品质优异,相较于进口碧根果,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新鲜度。进口碧根果虽好,却难以保持新鲜,因为碧根果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油脂长时间存放会产生哈味,因此进口碧根果大多被加工成奶油味,几乎难以找到原味的坚果。什么样的食材才能做成原味?当然是新鲜、颗粒饱满的食材,这正是国产碧根果的无可比拟之处。然而,许多人并不了解国内有碧根果,更不知道新鲜烘烤的碧根果口感如何,回味甘甜。可以说,吃过的人没有不说好吃的。但前提是,必须先让人们有机会品尝到。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更多人品尝到这款美味的碧根果?将碧根果上架至远方好物的平台,是否比我自己推广能触达更多人群?刘教授20年来如一日地种植碧根果,就是希望让中国人吃上自己种植的健康碧根果,但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如果,碧根果成功上架至平台,远方好物的店主品尝后觉得美味,再去推广,是否会有更多人知道国产的碧根果?是否会有更多人购买?那么那些种植碧根果的农民,是否就能看到希望?我是不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当我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即使可能会被误会,即使我的利益会受损,也不能因为害怕被人误解、影响声誉,就不把这么好的东西推荐给平台。人生在世,只求活得坦荡,无愧于心,足矣。于是,我就将碧根果推荐给了老师,于是就有了今天平台的上架。
今天的碧根果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这与事先没有预热有关。因为大家缺乏了解,很难想象这款碧根果有多美味。但我坚信未来会销售得更好——因为我曾亲自售出2000斤的经验证明,这款碧根果是经得起考验的。晚上,老师在直播间说:我向你保证,这一定是你吃过的最好吃的碧根果。而后来小芳独自在直播间直播,一直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碧根果。他们如此用力地站台,谁能相信,一份碧根果(两斤),平台只赚2.79元。一个利润如此微薄的产品,他们丝毫没有怠慢,整个溯源团队,那些年轻的员工,我看到他们困得哈欠连天,毕竟连续工作一个月,很累了吧,可是依然为这个几乎没有利润的产品直播三个小时,就像卖同样没有利润的海苔一样。我看得很感动,虽然我什么都没说,但是就想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团队,最无私的平台,最靠谱的合作伙伴。他们真的是为每一个供货商竭尽全力。所以,直播完(我直播完了,他们还没结束)后,我开了超过一个半小时的车回南京,虽然已经很晚也很累了,但仍然想跟大家说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碧根果首发时价格便宜,首发活动结束后,应该会涨价,小芳说大概会涨5元,大家且买且珍惜。等大家都想回购的时候,就不是现在的价格了。远方好物兔三格格2023-3-25
远方好物推荐官文章来源于远方好物官方平台,远方好物社群,远方好物公众号文章。